阅读历史 |

第28章 歼灭(1 / 2)

加入书签

“加藤清正确实有些本事,这座倭城修得不简单.....”戚继光远远用望远镜观察着岛山倭城,不由的赞了一句。

他当年任蓟镇总兵之时,在蓟镇广修城堡要塞,把整个蓟镇修得跟铁桶似的,算得上是大明的筑城专家,自然一眼就看出来加藤清正修筑的这座岛山倭城不简单,小西行长改造的平壤城和它相比,简直就和不设防的空城一般。

朱翊钧心里冷笑一声,加藤清正的筑城术在历史上鼎鼎有名,匆忙筑造的岛山倭城代表不了他的真实水平,他所筑造的熊本城在数百年后的西南战争中,面对近代化的火器轰击都没被攻破,直接影响了西南战争的结局。

只可惜再也不会有什么熊本城和西南战争了,加藤清正是注定要战死在异国,而他手下的第二兵团两万多将士也将为他陪葬。

加藤清正或许是清楚自己的结局,这个对丰臣秀吉忠心耿耿的武士打定了死战到底的决心,将劝降的倭军降将砍成几段从城上扔下,又纵兵将蔚山城屠戮一空,把城中能用的材料和物资全部送入岛山倭城,将难以防守的蔚山一把火焚毁。

城中的倭军也随着这位恶魔般的统帅而丧心病狂起来,他们甚至将抢来的女子和俘虏的朝鲜义军统统杀害,取其骨肉制作成肉干、骨饼补充粮草数额,以作久守的准备。

困兽犹斗,加藤清正是准备用一场华丽的大战结束自己的性命,顺便拉着无数明军将士为其陪葬。

“歼灭加藤清正,朝鲜的战事便算了结了,接下来要攻略日本,武毅侯正好用这座倭城练手。”朱翊钧一点没在意坚固的岛山倭城和抱着死战到底之心的加藤清正与第二兵团,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火器的大量运用,战争的形态已经在逐渐改变了,在没有优势火力的情况下困守孤城,短时间内陷落几乎是必然的,不过是攻防双方交换比大小的问题而已。

小西行长和他的第一军团在平壤全军覆没,一个兵卒都没跑出去,倭军根本不清楚平壤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多还以为是平壤城中的朝鲜百姓开门引明军入城才导致平壤坚城三天就沦陷了,自然对大明的攻城之法和凶猛的火器没有清楚的认识,还以为打造起固若金汤的坚城要塞就能挡住明军的进攻,为他们的逃跑挣得时间。

加藤清正也是如此,恐怕在他心里,就算他最后免不了灭亡的命运,但也能够给明军大量杀伤、元气大伤,让无数的明军陪他下地狱。

只可惜,这终究只是幻想,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斗了一辈子,临死却要和自己的老对手一样体验一把被明军碾压的滋味了。

“陛下,岛山倭城修得比平壤的城塞坚固,但依臣看,岛山倭城却比平壤好攻多了.....”戚继光微微一笑,将望远镜收了起来:“平壤毕竟是一座城,城池广阔、地形复杂,若是我军顾及平壤百姓、束手束脚,倭军依托平壤复杂地形防御,城中恐怕还要有一场血战才能分出胜负,我军死伤必然惨重......”

戚继光指向岛山倭城中醒目的天守阁,嗤笑一声:“呵!孤零零的一座城,城堡修得那么高、那么醒目,简直就是白白挨炮的活靶子,臣敢立军令状,一日之内,攻破此城!”

尖锐的木哨声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数百门重炮发出震天的怒吼,后座力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无数的炮弹带着无比的动能飞向岛山倭城,炸得土石乱飞、硝烟滚滚。

倭军几乎同时展开了反击,架在一之丸之内的火炮轰隆作响,倭军炮手顶着横飞的弹子奋力还击,试图压制明军的重炮火力。

随着重炮开火,无数朝鲜军民推着木车盾车向前挺进,新军的赞画参谋早就测好了距离、算好了图形,被赶上前线的朝鲜军官指挥着军民们在炮火和盾车的掩护下开始挖掘壕沟,沿着岛山倭城防御的死角和薄弱点蛇形前进,用草木和泥土填平护城壕沟,再挖掘交通壕和平行壕,将阵地推进至三之丸附近。

加藤清正脑子直,但他不是傻子,立马便看出了明军的意图,赶忙组织军队反扑,试图杀散挖壕的朝鲜军、填平壕沟。

朝鲜军不出意外的一触即溃,慌乱的扔下工具和武器就跑,不少人手忙脚乱的爬上壕沟逃跑,被三之丸的倭军铁炮手当成了活靶子,一个个被点杀。

反倒是随同作战的朝鲜义军和民夫尚有一丝血气,挥起掘壕的工具和粗劣的武器奋力作战,在壕沟里与突袭而来的倭军勇士打成一团,他们的奋战并非没有效果,戚金属下的步队赶到,用震天雷和短铳炸翻射翻一片片出击的倭军,各个小队在壕沟中摆出灵活的鸳鸯阵,互相掩护推进,将无数倭军绞杀在壕沟之中。

加藤清正见状,明白再打下去只能是在反复拉锯中被明军不停放血,只好鸣金收兵,但明军没有放过逃跑的倭军,一路衔尾追杀,跟在败退的倭军身后冲到三之丸下,用炸药炸开墙门和护墙,倭军尚未从新败的混乱中反应过来,不少军卒转身便逃向二之丸,明军正式的攻击还未开始,岛山倭城的第一条防线便沦陷了。

加藤清正大惊失色,赶忙调集军力反扑,又集中炮火和铁炮轰击明军,明军担心强攻伤亡太大,退回了壕沟之中,倭军这才阻挡住明军对二之丸的攻击。

但这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趁着步队攻打三之丸和二之丸的间隙,朝鲜军民又被驱赶上了前线,挖好了交通壕和前沿壕,又垒好了护墙、构筑好炮位,明军炮队逐渐将威远大将军炮和神火飞鸦等火器推了上来,计算好射击诸元、调整好角度,只等一声令下,便万炮齐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